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《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( The Fault In Our Stars ) 》:在你離開以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關於這部電影,網路上有詳盡的評析,所以有重複的觀點如「青少年看待死亡」「稍縱即逝的愛情」等,我就不再敘述,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很多文章,而如果單以我的角度來定位,我會認為這是在談論「一個人離開以後其他人是如何活下來」的故事,我認為這才是故事的精髓。

  
如果這部片中的情感以死亡作為區隔,可以劃分成兩個層面。

   
一是死亡在眼前,我們如何把握如定時炸彈的生命,就像海瑟即便冒著生命危險也想去阿姆斯特丹,或叛逆地跟父母說幹嘛不給我張假身分證好讓我去鬼混吸大麻,跟情人相處、做愛,畢竟我都要死了啊;二則是,人走了以後,其他人是如何活下來的,這一點我想才是故事中比較深層討論。

   
以海瑟為出發點,對照其父母、情人奧古斯都、友人,「不想因我即將死去而傷害你們」成為故事前半部畏縮的原因,就像一開始她不願意跟奧古斯都談戀愛,或到後來直接跟父母挑明說害怕沒有了自己,其父母的生命將會失去所有重心無所適從,而且在阿姆斯特丹拜訪作家時,很明顯可以看出比起書中主角的死亡,她更渴望得知那些配角後續怎麼發展。

  
我的死去將會如何傷害、或啟發旁觀者對於生命的省思,是正向的或負向,我想要知道。如海瑟在影片中說,如果得知會造成傷害,那自己有義務要將傷害降到最低。

  
但有趣的是到影片一半左右劇情急轉直下,原先海瑟的狀況可能是故事中最糟的,沒想到阿姆斯特丹之後男主角才明說,原來奧古斯都的癌症細胞已經病入膏肓,即將不久於人世,整個觀感大反轉,變成海瑟開始從能活得比較久的角度看待將死者,體會其父母的心境。

  
其中故事的安排很巧妙的橋段是,奧古斯都要求海瑟和友人依薩克到教堂演說寫給他的悼念詞,「我想成為鬼魂回來參與葬禮」,又再一次反映出在乎活下來的人如何生存、應對那些心碎的難過才是主角們所重視的。

  
我們已經從很多例子理解人如何擺脫所愛之人死亡的陰影,最經典莫過於PS.我愛你,講述在愛人死後,女主角收到他生前遺留的指示要完成一些任務,包括和給自己買一件洋裝、當眾唱KTV跟重新找一個願意愛妳的人,而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的差異在於,這些青少年是如此年輕,還未曾理解生命的奧秘與美好就被迫要面對終結,他們是真正將每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度過,那些傷慟、喜悅、小確幸到對活下來的人的一份體貼,正是這部片所令人感動的地方。

  
細細品味可以理解很多複雜的情感。正如貫穿整部作品的一句話:

  
「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會不會受到傷害,但可以決定是誰傷害你。」
能夠被妳所愛,我感到很榮幸。


  
0822
2014



   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