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觀看的方式:角色與語言














預備動作是角色與語言的定位。

  
建築知識體系的第一步,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目的、以什麼角度來建築,想當然,以專業的視角來談論技術,或用哲學家的觀點來理解價值和倫理,這是截然不同的觀察,隨之必然影響到知識體系的形狀。

  
今天我要談論攝影。

  
我不是專家,我們不談論照相技術的歷史沿革,不討論構圖技巧或曝光;我也不是藝術家,或許會試著討論一些知名的大師,但不會解析阮忠義或森山大道,我們不批評(criticize)。以上這些事情,市面上都有專書,甚至網路上就有詳盡的說明,不需要我一名大學生來探討。

  
我在想的是,如何以普通人的身份來理解攝影這件事。

  
問一些最簡單的問題,譬如說,「怎麼樣才稱得上是好攝影」、「攝影的意義是什麼」、「如何欣賞攝影」等,我要用的是二十歲年輕人的視野,來記錄下現在的觀察,重點在於這些:

二十歲、普通人、簡單的問題。

  
也就是說,這是只有我個人,以及這個當下才能做的事情。

  
如果將知識的體系由高而低來排列,豐富與深邃程度越高者放在上流,簡易基礎的部分放在下位,那我的身份就要介於中間,選擇的是轉譯者的語言。轉譯是重要的,將複雜難懂的詞彙,加入觀點,用白話的方式來描述,這是這個世界缺乏的東西,知識被上流壟斷,而下層的一般人缺乏管道去欣賞,因而缺乏個人批判的能力,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各個層面,如政治、食物、藝術、法律、化學、人類學,因此普及與轉譯是重要的,這是我想作為中介定位的理由。

 

透過一般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是很重要的。因為我們並不是建築師,不是經濟學家,不是時尚產業設計師,我們不了解其中專業的奧秘,正如我們無法理解數學家心目中的那些符號猶如神的藝術,也無法透過攝影師的眼去觀望,我們不了解,所以轉譯者成為關鍵,他們創造連結,將管道一一接上,再以普通人的語言闡述,使他人得以一窺那樣隱密的領域,就是作為一個擁有普通視野的人所具備的能力。

  
我不想成為專家,也不想作為一般人,只是介於中間,擁有能夠欣賞事物的能力,擁有個人觀點,這是我想做的。

  
二十歲的我們,要擁有的觀看的方式。



040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