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《Why Architecture Matters》:我們如何理解建築 (上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因為實在打太長了,不得不分兩篇。

  
旅行遠至羅馬、希臘、北京、伊斯坦堡,近至台灣鄉村間錯綜的廟宇或都會建物,建築始終是無可或缺的風景,然即便聽了許多解說,我卻一直在去年十一月造訪芝加哥時才深切感受,深切地經驗到建築身為人類文明中重要物件的偉大之處。

  
雖然Paul Goldberger這本書雖然號稱理解建築的入門,但我想是錯了,應該是給對建築已經有一定程度理解的人閱讀,性質相對於入門書,應該更近於比較建築、建築史學或建築批評的集大成概述吧。

  
我想之所以難閱讀的原因,跟「建築」本身具有極大關聯。因為建築本身是三維的存在,使得文字抽象描述很難以理解它的空間感,而且這本書圖片又不多,加上最重要的,裡面提及了大量大量的詞彙、名建築師跟他們的作品,但我全然不認識,雖然我也知道柯比意、安藤忠雄、萊特等,但是卻沒有辦法瞬間在腦海中浮現圖像,這是本書閱讀的重大障礙,所以我想應該還是留給已經有相當概念的人閱讀較適當。

  
但就算如此,我還是從中有不少心得啦,正文從中大略摘要如下,上面可以當導讀建議就好:

*

我們如何理解建築,是一件困難且複雜的工作。

  
建築與人類文明中任何的事物有著絕對的差異,建築講究的是平衡,平衡於美感、技術跟實用性三者之間,同時又參雜了世界的一切,如政治的意識形態、醫療體系的運作或商業型態,簡單來說,建築是可以表現所有人類意志的存在。

  
我想,這正是我們難以評斷建築的原因,因為它牽涉的層面太廣,高深莫測卻又平凡無奇;隱身於城市間,卻偶又特立獨行地令人詫異。

  
看待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時,怎麼能不試圖理解宗教?
眺望雅典衛城之時,怎麼能不考慮到歷史的盛世?
觀察北京央視大樓時,怎麼能不察覺其設計的政治意圖?

  
建築像是一個容器,幾乎包容了人類文明的所有象徵,如圖書館、車站、紀念堂、校園、公園或私人宅邸,建築是無法單純的存在,它無可厚非地必須協調許多意圖,就像台北101不可能只考慮到要蓋世界第一高樓的想法,還得考慮技術層面;古根漢美術館即便再前衛,也必須考量到策展實際的動線跟展廳。

  
然而即便建築如此無遠弗屆,我們仍必須將建築的衍生物與其他相關聯的領域區隔以便於討論,作者將本書分為七個章節,我想大致上可以從這些角度去做理解:

  
意義與象徵、平衡性、物件、空間、記憶、歷史、建築群落與城市


建築倫理,建築應該擔任什麼樣的角色、用什麼樣的方式溝通,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,舉例而言,林肯紀念堂會以宏偉高聳的形式建成是為了表示尊崇與肯定,一如中正紀念堂傳達了某種威權的象徵,我們不會把林肯或蔣中正塑像放在高第建築,因為那要傳達的信念是不同的,這樣的錯置可能造成輕蔑以及誤導。

  












林肯紀念堂



平衡性則是討論建築在創新的同時應該兼顧實用性,畢竟,建築不像藝術可以純粹,必須最低限度地考慮居住使用的問題。作者在其中舉例了埃及金字塔,金字塔在文化意義與藝術上雖然可說是極致的表現,但為什麼沒有任何現代建築使用這樣的幾何形狀來創作,原因就在於不實用,埃及法老創作它的目的基本上只需要符合墓葬的需求,並沒有考慮到居住或倉儲用途。

  
羅浮宮前,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能夠成功並成為經典,原因在於它只是作為入口的象徵,並且與後方法國古典博物館建築達成巧妙的平衡;但相對的,拉斯維加斯的盧克索酒店(Luxor Hotel),同樣使用金字塔創作,但卻不符合用途,以致許多客房、宴會廳、賭博會場必須移到旁邊的四方型大樓,這就是典型在挑戰風格的同時沒有兼顧實用性很好的範例。




  












羅浮宮













Luxor Hote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