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

《Why Architecture Matters》:我們如何理解建築 (下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央視大樓


建築作為物件(外觀)與空間(內部),這樣的觀點又是截然不同的。作為物件來看,北京央視大樓是絕妙的建築體驗,幾乎從各個角度來看都是件不同的作品,外觀同時也反應了建築師最想呈現的樣貌,當我們只考慮建築外觀的時候,可以將他們當成是一件雕塑,較能從純粹的美感經驗來探討,也可以就精確地編列建築史學的發展與源流。

  
但內部空間,這又與裝潢或室內設計有所不同,就算現今裝潢的技術已大幅進步,房間、客廳動線、落地窗甚至樓中樓的設計總是要優先考量的。內部與外觀的結合與營造也並非全然無關,像是萊特的落水山莊,或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,將自然光線與戶外景觀納入內在空間,也是考驗建築師的巧思。


  

















落水山莊



















光之教堂



台北車站大廳挑高,上以大片透光玻璃覆蓋,整體觀感大器又遼闊,適合旅人的啟程;機場在過海關檢查時常以較低的天花板設計(注意了幾次我想應該不是偶然?),讓人感受到壓迫;北投圖書館內部無論是置書區或閱讀區都是半開放空間,強調了讀者與建築本身的互動,這些空間感的營造傳達出設計者的意圖,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這些細節都是要欣賞建築必須學習體察的部分。

  












北投圖書館


建築與時間的關聯性是曖昧的。究竟一件偉大的建築,該要永久抵制時代潮流的變化,或與時俱進,還是在保有時代性的同時又懷抱相當的前瞻?

  
這個問題本身困難之處在於人們的觀點是會改變的,書中使用的例子是紐約雙子星大樓,原先不被欣賞的建築,反而在消失(摧毀)後成為紐約人共同緬懷的重要象徵,我想到更適合的範例又如巴黎艾菲爾鐵塔,這座幾乎可與法國劃上等號的建築,在1889年萬國博覽會第一次出現時被唾棄鄙夷,認為破壞了法國典雅優美的香榭大道式風格,然而現在卻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費參觀的建築,被譽為是劃時代的技術傑作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巴黎 艾菲爾鐵塔



「萬事萬物都受到時間影響,所屬事物都會呈現出年代特徵,也多少讓我們一虧時代的樣貌。偉大或傑出的建築都有這項特點:擁有超越時代的意義,但這並不代表建築本身可以超越時代。這樣的建築可能擁有足以超越當下的特質,在後代的人面前,也或許能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。事實上,如果建築希望自己不只是時尚,就必須如此。但無可否認,不論是最平凡無奇還是最超脫世俗的建築,都必須扎根於某個特定的時代之中。」

  
這個問題同時也牽涉到都市更新,台灣就常發生這樣的爭議,究竟我們該如何評斷哪些建築該拆遷,又何者該留存?時代與記憶不斷更新的當下,我們如何決定何謂歷史印記的價值?


尤其建築相對於更多人類文明的結晶而言,一旦失去就絕對無法重生。

  
在建築長時間衍生累積、並經由特定意識的影響之後,這些建築群落的形象就將定型,成為風格顯著的人文遺產。經典的案例就如希臘海島上藍白色為主的群落,或者台灣特有的眷村文化,都是在具有特殊時代的背景下,受到某種共識或政策所遺留下來,每個單體建築就像是細胞,集合起來的群落就像生物,是有別於零散沒有規則的聚落。




  










希臘 聖托里尼


城市,又更加有別於這類特定的群落。

  
以芝加哥為例,在1871年的著名大火後燒到什麼都不剩,只留下一座位於市中心的古水塔,然而之後經由政府一致性的規劃,現在卻成為世界建築師必定造訪的重要城市。在芝加哥的井字街道上,很清楚可以辨識位置與方向,當時號稱召集了全美最前衛建築師打造的摩天高樓,據說沒有一棟是相同的,每個轉角都有驚喜與讚嘆,這樣清楚、簡明、強大的共識讓我在走訪芝加哥時強烈感受到建築的魅力。

  
什麼樣的城市是有魅力的?形式上,這又牽涉到地方營造與規劃,但唯一可以確信的是共識,人類是意志的集合。

  
建築為什麼重要,我們為什麼要理解建築,我們如何理解建築,這些問題的背後都隱含深層的思考,但台灣並不重視建築,無論是前面提到的都更拆遷、文化保存,或者營造(這讓我想到台灣近年到處出現很多仿似清水模的工法,這樣粗糙的尊崇是不能被許可的吧),沒有建築,意味一個國家背後沒有深厚的文化支撐,這些現象可能將由我們這一代來面對,如我個人,每每想該要如何解釋台中一中拆了紅樓、建國中學卻有保存的尷尬,就令人汗顏不已。

  
這些問題,大概就得留給我弟我同學來解決了。





0323

041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